你公司裡那個最能幹的員工,工作速度快、什麼都會、叫得動也講得通。主管說他超可靠,事情一丟他就會做完,你以為他撐得住,但有一天,他人就突然不見了,只留下了一句話:『我要離職』。
這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?在台灣的職場,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位超級英雄般的存在。他們總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,彷彿擁有三頭六臂,能處理所有緊急狀況。
然而,當這位職場萬能人突然消失,留下的除了錯愕,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。
目 錄
- 職場萬能人的日常:為什麼「他」會突然說掰掰?
- 迷思一:你以為他願意,其實是制度有問題
- 迷思二:他從不拒絕,所以成了爛攤子的終結者
- 迷思三:他看起來沒事,其實早已身心俱疲
- 主管看過來!怎麼留住這些寶藏員工?
- 鄉民派報 給「萬能人」的溫馨提醒
- 常見問答
職場萬能人的日常:為什麼「他」會突然說掰掰?
這些能力強、配合度高的員工,往往是團隊中的中流砥柱。他們不只完成份內工作,還常常跨部門支援,甚至幫同事收拾殘局。在主管眼中,他們是「最可靠」的代名詞;在同事眼中,他們是「有求必應」的好幫手。
然而,這種看似完美的職場生態,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風險。當壓力累積到一個臨界點,那位你以為「撐得住」的萬能員工,可能就會像一顆不定時炸彈般引爆,最終選擇黯然離職。
迷思一:你以為他願意,其實是制度有問題
「你以為他願意,其實是他不做,事情就會有問題。而是他知道他不出手,就沒人能幫忙,所以他一直在協助撐著流程。」
很多時候,那位「什麼都能做」的員工之所以不拒絕,並非因為他們樂於承擔,而是因為他們深知,一旦自己撒手不管,整個流程就會卡住。他們成了組織流程的「備胎」或「救火隊」,用一己之力彌補了制度上的漏洞。
根據一項由台灣人力銀行進行的調查顯示,高達 72% 的離職員工表示,工作量的分配不均是他們考慮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這也說明了,當一個人的能力被過度壓榨,成為制度缺陷的替罪羊時,離開是遲早的事。
主管要做什麼?
- 別再把一個人當整個制度的備胎!
- 流程該修、責任該分,別只看誰能救場就一直丟給他。
- 積極檢視現行流程,找出瓶頸與權責不清之處,並加以改善。
- 鼓勵團隊成員共同承擔責任,而不是將重擔集中在少數人身上。
迷思二:他從不拒絕,所以成了爛攤子的終結者
「他從不拒絕,所以大家都習慣丟事給他。『你比較快』『你比較熟』『你比較聰明』。每次有人出狀況,主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。」
當一個人表現出色,很快地,他就會成為團隊中的「標竿」。大家會習慣性地將困難的、緊急的、甚至是自己不願意處理的事情,通通丟給他。
一句「你比較快」、「你比較熟」、「你比較聰明」,看似讚美,實則是一種道德綁架。長此以往,這位萬能員工的工作邊界會變得模糊不清,最終變成一個隨時待命的「接案機器」。
主管要做什麼?
- 協助建立接案邊界,讓員工敢說「這不是我該處理的」。
- 制度不設限,就會讓好用的人變成被用壞的人。
- 主動與員工溝通,了解他們的工作負荷與職責範圍。
- 建立明確的工作分派機制,避免一人獨扛所有任務。
- 鼓勵員工學習拒絕不合理的要求,並提供必要的支持。
迷思三:他看起來沒事,其實早已身心俱疲
「他看起來沒事,其實每天都在加班收尾。你沒看他抱怨,不代表他沒情緒。最會收爛攤子的人,最後也會被這些爛攤子壓垮。」
那位總是默默付出、從不抱怨的員工,往往是將所有情緒與疲憊深藏心底。他們習慣性地把事情做好,卻不擅長表達自己的壓力與倦怠。當你看見他下班時的疲憊身影,或是週末還在回覆工作訊息,這些都可能是他身心俱疲的訊號。
長期的超負荷工作,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,更會耗損員工的熱情與歸屬感,最終導致他們悄無聲息地離開。
主管要做什麼?
- 不是事後說「謝謝你幫忙」,而是事前就該設定流程避免重蹈覆轍。
- 貢獻看不到,就會漸漸消耗掉意願。
- 定期關心員工的工作狀態與身心健康,提供必要的支持與資源。
- 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,讓員工敢於表達自己的困難與需求。
- 重視並表揚員工的貢獻,讓他們的付出被看見、被肯定。
主管看過來!怎麼留住這些寶藏員工?
不是他什麼都行,是你從來沒有檢視他還好嗎?
要留住這些最能幹的員工,主管必須改變思維,從「救火」轉變為「預防」。這意味著:
- 重新檢視組織流程: 找出並修復導致權責不清、工作量不均的根本原因。
- 建立清晰的職責劃分: 讓每位員工都清楚自己的職責範圍,並鼓勵他們在必要時學習拒絕。
- 培養團隊合作文化: 鼓勵知識共享與互相支援,而不是將所有重擔壓在少數人身上。
- 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: 定期與員工進行一對一談話,了解他們的工作壓力與生活狀況。
- 給予實質的肯定與回饋: 不只是口頭感謝,更要將他們的貢獻納入績效考核,並給予相應的獎勵。
鄉民派報-健康智庫:給「萬能人」的溫馨提醒
如果你就是那位「最能幹」的員工,請記得,你的價值不應該只建立在無限付出上。
學會設定邊界、適時說不,並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,是對自己負責,也是對團隊的永續發展負責。你的健康,比任何工作都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