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「最能幹的你」消失!揭開職場萬能人的心酸真相

 


你公司裡那個最能幹的員工,工作速度快、什麼都會、叫得動也講得通。主管說他超可靠,事情一丟他就會做完,你以為他撐得住,但有一天,他人就突然不見了,只留下了一句話:『我要離職』。

這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?在台灣的職場,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位超級英雄般的存在。他們總是在你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,彷彿擁有三頭六臂,能處理所有緊急狀況。

然而,當這位職場萬能人突然消失,留下的除了錯愕,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。


目 錄

  • 職場萬能人的日常:為什麼「他」會突然說掰掰?
  • 迷思一:你以為他願意,其實是制度有問題
  • 迷思二:他從不拒絕,所以成了爛攤子的終結者
  • 迷思三:他看起來沒事,其實早已身心俱疲
  • 主管看過來!怎麼留住這些寶藏員工?
  • 鄉民派報 給「萬能人」的溫馨提醒
  • 常見問答


職場萬能人的日常:為什麼「他」會突然說掰掰?

這些能力強配合度高的員工,往往是團隊中的中流砥柱。他們不只完成份內工作,還常常跨部門支援,甚至幫同事收拾殘局。在主管眼中,他們是「最可靠」的代名詞;在同事眼中,他們是「有求必應」的好幫手。

然而,這種看似完美的職場生態,其實隱藏著巨大的風險。當壓力累積到一個臨界點,那位你以為「撐得住」的萬能員工,可能就會像一顆不定時炸彈般引爆,最終選擇黯然離職。


迷思一:你以為他願意,其實是制度有問題

「你以為他願意,其實是他不做,事情就會有問題。而是他知道他不出手,就沒人能幫忙,所以他一直在協助撐著流程。」


很多時候,那位「什麼都能做」的員工之所以不拒絕,並非因為他們樂於承擔,而是因為他們深知,一旦自己撒手不管,整個流程就會卡住。他們成了組織流程的「備胎」或「救火隊」,用一己之力彌補了制度上的漏洞。

根據一項由台灣人力銀行進行的調查顯示,高達 72% 的離職員工表示,工作量的分配不均是他們考慮離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
這也說明了,當一個人的能力被過度壓榨,成為制度缺陷的替罪羊時,離開是遲早的事。

主管要做什麼?

  • 別再把一個人當整個制度備胎
  • 流程該修、責任該分,別只看誰能救場就一直丟給他。
  • 積極檢視現行流程,找出瓶頸與權責不清之處,並加以改善。
  • 鼓勵團隊成員共同承擔責任,而不是將重擔集中在少數人身上。


迷思二:他從不拒絕,所以成了爛攤子的終結者

「他從不拒絕,所以大家都習慣丟事給他。『你比較快』『你比較熟』『你比較聰明』。每次有人出狀況,主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。」


當一個人表現出色,很快地,他就會成為團隊中的「標竿」。大家會習慣性地將困難的、緊急的、甚至是自己不願意處理的事情,通通丟給他。

一句「你比較快」、「你比較熟」、「你比較聰明」,看似讚美,實則是一種道德綁架。長此以往,這位萬能員工工作邊界會變得模糊不清,最終變成一個隨時待命的「接案機器」。

主管要做什麼?

  • 協助建立接案邊界,讓員工敢說「這不是我該處理的」。
  • 制度不設限,就會讓好用的人變成被用壞的人
  • 主動與員工溝通,了解他們的工作負荷與職責範圍
  • 建立明確的工作分派機制,避免一人獨扛所有任務。
  • 鼓勵員工學習拒絕不合理的要求,並提供必要的支持。


迷思三:他看起來沒事,其實早已身心俱疲

「他看起來沒事,其實每天都在加班收尾。你沒看他抱怨,不代表他沒情緒。最會收爛攤子的人,最後也會被這些爛攤子壓垮。」


那位總是默默付出從不抱怨的員工,往往是將所有情緒與疲憊深藏心底。他們習慣性地把事情做好,卻不擅長表達自己的壓力倦怠。當你看見他下班時的疲憊身影,或是週末還在回覆工作訊息,這些都可能是他身心俱疲的訊號。

長期的超負荷工作,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,更會耗損員工的熱情歸屬感,最終導致他們悄無聲息地離開

主管要做什麼?

  • 不是事後說「謝謝你幫忙」,而是事前就該設定流程避免重蹈覆轍。
  • 貢獻看不到,就會漸漸消耗掉意願
  • 定期關心員工的工作狀態身心健康,提供必要的支持資源
  • 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,讓員工敢於表達自己的困難需求
  • 重視並表揚員工的貢獻,讓他們的付出被看見、被肯定。


主管看過來!怎麼留住這些寶藏員工

不是他什麼都行,是你從來沒有檢視他還好嗎?

要留住這些最能幹的員工,主管必須改變思維,從「救火」轉變為「預防」。這意味著:

  • 重新檢視組織流程: 找出並修復導致權責不清工作量不均的根本原因。
  • 建立清晰的職責劃分: 讓每位員工都清楚自己的職責範圍,並鼓勵他們在必要時學習拒絕
  • 培養團隊合作文化: 鼓勵知識共享互相支援,而不是將所有重擔壓在少數人身上。
  • 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: 定期與員工進行一對一談話,了解他們的工作壓力生活狀況
  • 給予實質的肯定與回饋: 不只是口頭感謝,更要將他們的貢獻納入績效考核,並給予相應的獎勵



鄉民派報-健康智庫:給「萬能人」的溫馨提醒

如果你就是那位「最能幹」的員工,請記得,你的價值不應該只建立在無限付出上。

學會設定邊界適時說不,並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,是對自己負責,也是對團隊的永續發展負責。你的健康,比任何工作都更重要。



常見問答

Q:我的主管就是喜歡把所有事都丟給我,怎麼辦? 
A:首先,嘗試溫和但堅定地與主管溝通你的工作量和職責範圍。可以提出你目前手上的優先級任務,並詢問主管哪項任務可以延後或分配給其他人。如果溝通無效,可能需要考慮尋求人資部門的協助,或者重新評估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。

Q:我擔心如果拒絕工作,主管會覺得我不夠努力或能力不足。 
A:這種擔心很正常,但你需要認識到,適度的拒絕是為了維持工作效率個人健康。過度的承諾反而可能導致工作品質下降身心俱疲。你可以嘗試提出替代方案,例如:「這項任務我目前無法立即處理,但我可以協助您尋找其他資源,或是我們討論一下優先級。」

Q: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達到「過勞」的程度? 
A:如果你經常感到疲憊失眠情緒低落對工作失去熱情注意力不集中,甚至出現身體不適(如頭痛、胃痛),這些都可能是過勞的警訊。這時候,請務必暫停腳步,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,例如心理諮詢師醫生

想了解更多職場生存法則身心健康資訊,或是想分享你的職場故事?歡迎點擊這裡,加入我們的行列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Zshare.goit.com.tw

LINE NEWS

【本站智庫均為養生建議,實際身體狀況請遵照醫囑】
報導圖文如有不適請通知我們處理

張貼留言

較新的 較舊